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破译一字有多难?中国文字博物馆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承认,破译一个甲骨文字奖励十万元。从侧面证明了破译难度。
自2016年奖励发布以来,仅有一人拿下这笔赏金。而这已经是五年前的事情了:2018年,复旦大学蒋玉斌教授破译了甲骨文中的“蠢”字。
甲骨文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但人们对甲骨文的了解依然十分有限。这些充满趣味的字形背后,藏着怎样的文化秘密?
01
一味药材上的神秘符号
1899年,时任清朝国子监祭酒、金石学家王懿荣突然染病,他派人到药店买回一剂中药。偶然间,他发现一味名为“龙骨”的药材上面有一些奇怪的图形符号。
作为金石学家和书法家,他突然意识到这味所谓的“龙骨”绝不仅仅只是药材这么简单。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王懿荣认为,这些图形符号很可能是“殷人刀笔文字”,也就是中国商代的文字。
商灭亡后,殷逐渐沦为废墟,成为人们口中的殷墟。然而,殷墟具体在哪里,一直以来没有明确的说法。这些被刻在药材“龙骨”上的甲骨文字,很可能是实证商代存在的最好证据。
02
甲骨发掘工作
在确认了甲骨的出土地点后,1928年10月起,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等人先后带队,10年内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一带进行了15次考古发掘。
其间,考古人员发现了许多甲骨,还有商人居住和储藏的窖穴、宫室等建筑遗迹,找到了商王朝的宫殿区和王陵区;另外还发掘了贵族大墓,出土了陶器等一些其他器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继续开展甲骨发掘工作。此外,河南辉县、郑州二里岗及河北藁城等地的商代遗址也出土了有字甲骨。山西洪洞、北京昌平等地还发现了周代的有字甲骨。
图:甲骨文
这些被发现的甲骨文,将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
03
文字与文明
相比其他古文明文字,汉字得益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不息,是唯一没有出现过断层的古文字,这给辨识甲骨文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发现甲骨文后,学者们很快就辨识出了大量甲骨文常用字。但即便如此,甲骨文破译之路依然无比漫长。
到1929年,随着出土的甲骨越来越多,当时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董作宾和同事们发现,甲骨中频频出现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字。
这个字出现的频率,是当时所发现的甲骨文字中最高的。
由于汉字字形的演变一脉相承,董作宾推断这个字就是今天汉字中的“贞”字。每当“贞”字出现时,这次占卜的负责人往往也会同时被记录下。于是,董作宾把这些在商代负责占卜的人称为“贞人”。
此外,董作宾还注意到甲骨中关于天文现象的记录。他意识到,如果能借助数学、天文学知识,把甲骨中记录天象的时间和现代通行的纪年体系联系起来,继而推算出商代的天文历法,无疑将梳理出一个清晰的殷商历谱。
1945年,董作宾和同事们完成甲骨学巨著《殷历谱》,商代史研究迈出了跨跃性的一步。其中一项显而易见的成果,是殷商历代君王的确切在位时期再也不是含混不清,终于有了相对明确的答案。
图:《殷历谱》
在一代代中国学者的努力下,延续500多年的商王朝从史书中的寥寥数笔变得愈发丰满!
来源|CCTV国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