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办公室:0871-65322579  /  经营部:0871-65335286  /  众和管理平台

夜读|100多年前,留法勤工俭学生如何面对生死绝境?

1920年5月5日,青年毛泽东到上海送别即将赴法勤工俭学的6名新民学会会员。这是他第三次来到上海。

640 (10).png

毛泽东此次到沪是送别第十五批赴法的学子。由于公费留学的名额越来越少,作为湖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的组织者,毛泽东急需一笔款项帮助湖南学子赴法。

1920年6月,毛泽东找到了恩师杨昌济的好友章士钊。

640 (11).png

半年前,章士钊收到杨昌济的信,信中对毛泽东的赞赏溢于言表。因此,当毛泽东表示希望他为赴法勤工俭学和湖南革命运动筹措一些款项时,章士钊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他很快在上海工商界名流中募得了两万元,并全部交给了毛泽东。

然而,当国内的学子想尽各种办法筹集款项,只为一张赴法的船票时,那具有无比吸引力的留法浪潮却在时代的裹挟下,渐渐透出危险的气息。

在一战结束后爆发的经济危机中,1920年法国失业人口达29万,1921年更是高达53万。仅有的工作机会逐步优先给了法国人,找工难成为当时勤工俭学生们面临的共同困境,很多人只能依靠华法教育会每天补助的五法郎生存。

这年8月,和赵世炎同船赴法的朱玉文在短短3个月就失业3次。眼见钱越来越少,朱玉文自嘲:“我身上既不藏玉,又无分文,真是一贫如洗,不如改名朱洗。” 

640 (12).png

1920年底,周恩来以天津《益世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到达法国,开始欧洲考察活动。很快,他就发现了勤工俭学生面临的问题。

640 (13).png

三个月后,周恩来撰写的《留法勤工俭学生之大波澜》发回国内,在《益世报》连载,系统介绍了勤工俭学的困境。

动一时之感情,受潮流之支配,慕‘勤工俭学’之名,为冲动盲从的出国。其受团体之指导,为群众的附和,非主观的赞成。所谓勇则勇矣,血气可嘉,然而不度德,不量力,冒昧出之几何而不偾事哉!不仅此也,出国作工其利于华工者八项,应用之于青年学子之身,则转增其弊。

640 (14).png

1921年1月16日,华法教育会发出声明,宣布自3月1日开始,不再对勤工俭学生发放每天5法郎的生活费。这更是将留法勤工俭学生逼入生死绝境。

1921年2月底,蔡和森、向警予向在法国的勤工俭学生发布了《告留法同学宣言》。400多名学子迅速从法国各地集结,准备用集会抗议的形式向北洋*驻法公使陈箓争取生存和求学的权利。成立不久的工学世界社成为其中的主力军。

640 (15).png

1921年2月28日上午,400多名留法勤工俭学生聚集在巴比伦大街57号北洋*驻法国公使馆所在地。在蔡和森的带领下,他们高呼着“为了生存和学习的权利而斗争”的口号,要求北洋*驻法公使陈箓出面,与学生代表商谈。因当天是2月28日,后称之为“二二八”运动。

640 (16).png

然而,北洋*驻法公使陈箓勾结法国军警,用警棍殴打驱赶学生。这场抗议请愿活动持续了几个小时,便在一场悲剧中匆匆结束。

640 (17).png

王枫初

法籍中国近代史专家

由于当时没有实行交通管制,人群推搡中,一位名叫王木的学生不幸被卷入电车下,被送到医院后不久去世。虽说这是一次不幸的意外,但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也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殉道者。

留法勤工俭学生的抗争最终迫使华法教育会同意继续支付他们每天5法郎的生活费,但大家无工无学的困境却没有丝毫改变。

“二二八”运动之前,到法国来勤工俭学是学习革命理论,最终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还是工读互助,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大家还是比较模糊,思考得也并不深入。直到2月28日这一天,同学的鲜血、北洋*的冷漠撼动了所有人的心灵。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认识到,改造社会才是变革的根本。

就在这年春天,中国共产*创始人之一张申府、觉悟社成员刘清扬和周恩来、赵世炎、陈公培一起成立了留法共产主义小组,周恩来、赵世炎等成为了中国共产*最早的一批*员。

640 (18).png

这些留法寻找道路的学子,在异国的土地上和留在国内的朋友成为了那个年代最早觉醒的青年。

来源|CCTV国家记忆

640 (37).png

wallpaper秘密入口激活情网站链接链接亚洲嫩草伊人影院 永久入口链接链接